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发布多项重要国际合作信息。
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对外发布。根据《月球样品管理办法》《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国际合作管理细则》,国家航天局组织了月球科研样品国际借用申请评审,最终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科隆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7家机构的借用申请通过审查,可获取由嫦娥五号任务带回的月球样品开展科学研究。国家航天局与其中5家机构签署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遴选结果正式发布。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1个国际组织的10个项目入选,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机器人暨移动充电站”;巴基斯坦空间与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和国际车辆地面力学学会共同参与的“巴基斯坦月球车”;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的“挑战性环境智能探索机器人”等。据悉,嫦娥八号任务计划于2029年前后发射,将着陆在月球南极附近莱布尼茨-贝塔高原,与在此之前实施的嫦娥七号任务共同开展科学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验证试验,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
《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也面向国际社会发布,共开放天问三号探测器20千克质量资源,与国际同行共同开展火星探测与研究。天问三号任务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着陆—采样—返回”。此次中国国家航天局开放的天问三号国际合作载荷资源包括不超过15千克的轨道器资源和不超过5千克的服务器资源。该局表示,欢迎国际伙伴参与天问三号任务,共同探索火星奥秘,拓展人类认知。 (蔡金曼 杨璐 李仪 刘姝晨 记者付毅飞)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