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财经站

梯次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梯次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青岛领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家电控制板生产线值守。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以下简称《参考指引》),作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参考指引,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专家表示,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是智能工厂建设的基础,也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基本业务单元。当前,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式进行业务重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加快技术改造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参考指引》的亮点在于突出智能化升级,围绕大模型、智能体、机器人、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各个环节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不同场景智能化应用方向,如生成式设计创新、智能排产、动态调度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等。围绕智能制造的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等8个主要环节,进一步强化业务全链条赋能。着力培育工厂数字化设计与交付、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等新模式,促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的智能化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工信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点线面”协同推进数字化改造。目前,已支持首批20个城市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点上培育标杆企业。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线上推进重点产业链式转型。工信部印发了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分行业梳理数字化典型场景,图谱化、场景化推进重点行业精准转型。

  面上提升园区和集群数字化水平。打造高水平数字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赵刚认为,《参考指引》有利于推动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未来制造模式探索,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工业软件、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谢少锋透露,工信部将一体推进“点线面”改造,梯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链条融合赋能,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人工智能融合深入

  当前,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突飞猛进,加速融入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云智联总经理王乔晨认为,大模型是数字化进程中重要的技术迭代,如同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一样,将给制造业带来生产效率指数级提升,重构行业业态。

  赵刚介绍,工业企业广泛接入DeepSeek等模型,工业大模型应用平台超过100个。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达151个,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体正成为人工智能赋能行业的重要形式。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到2026年,中国50%的500强企业将部署AI智能体进行数据治理,40%的中国500强企业也将构建数据智能与模型智能的双轮驱动体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日前发布的联想乐享超级智能体是业内第一个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将从计算基础设施、数据模型、智能体开发服务等方面,帮助每家企业开发超级智能体,赋能千行百业。

  王乔晨坦言,大模型落地产业仍面临诸多难题,包括成熟度不足、存在幻觉现象、缺乏可解释性等。大模型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重点应放在垂直行业,实现生产力提升和价值变现。现阶段需依靠系统工程能力,基于现有技术满足工业现场等产业要求。尽管目前大模型应用尚处于初期,但鉴于技术迭代迅速,预计两三年内有望实现生产效率全面提升。

  据了解,工信部将推动制造业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系列活动和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推动产业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

  传统纺织空调依赖人工调节,温湿度控制不准,导致次品率高、能耗大。浪潮云洲通过打造纺织空调风机数智化运行平台,构建基于智能体的数字化孪生体系,缩小车间温湿度波动范围,次品率下降1.2%,综合能耗降低10%,年节省电费超20万元。同时,运维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30%,还能实时监测碳排放。浪潮云洲计划将智能体系统推广至100家纺织企业,预计年减碳量达数万吨。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齐光鹏表示,工业互联网与大模型技术的结合,是推动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动力。作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洲以知业大模型为战略支点,深耕行业场景,破解转型痛点,助力中国工业迈向智造新高度。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工信部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加坚实支撑。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设施建设升级,加快工业5G芯片、模组、智能设备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有序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构建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打造标识解析体系2.0版,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一体构建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和安全五大功能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体系化发展走在全球前列。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对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

  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97%以上的地级行政区,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提供了高速泛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的数字大通道。建成自主可控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上线383个,标识注册量超过6500亿个,服务企业超50万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14亿条,初步构建工业模型语料库。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全国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约400万家次,为经济运行、政府治理提供了更加可视化、精细化的创新手段。

  谢存透露,工信部将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标识“贯通”三年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行动,完善工业数据流通基础制度和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同时,更加注重拓展规模应用。实施“链网协同”工程,发布船舶、石化化工、汽车、纺织等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指南,分类遴选典型应用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高水平、高标准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5G工厂建设,深入开展“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

【纠错】 【责任编辑:郑伟】

推荐阅读:

新华全媒+|新华社数字记者独家探访九章三号“内部世界”

市场避险情绪大幅升温 内外盘金价大涨

沪深上市公司2023年中期现金分红实现新突破

沪铅震荡反弹空间或已近结束 预计再度下寻支撑

华为擎云亮相第82届教育装备展,软硬融合生态赋能教育创新

从大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前瞻人工智能发展

电动化智能化重塑汽车价值链

10月24日收盘锰硅期货持仓较上日减持31952手

市场看空情绪浓厚 碳酸锂下跌趋势较为明显

东风着陆场准备就绪 静候神十六乘组回家

相关推荐